专业于集研发与生产一体化电镀间金笔供应商 电镀间金笔|电镀分色油 电镀保护漆|东莞电镀材料|电镀保护叻架
  首  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电镀间金笔 新闻资讯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今天是:
电镀间金笔
电镀专用油漆笔800M
电镀保护漆
真空电镀分色油墨
油墨周边器材
笔头
水镀专用油漆笔600M
真空入炉油漆笔1000M
电镀分色油漆笔1200M
IP退镀专用油漆笔1400M
   地 址:东莞市企石镇新南第二工业区
   电 话:0769-86766686
   传 真:0769-86762208
   联系人:杨先生

电镀基本知识 分色技术 退镀技术


1 分散能力:     在特定条件下,一定溶液使电极上(通常是阴极)镀层分布比初次电流分布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均匀的能力。也称均镀能力。     2 深镀能力:     镀液要特定条件下凹槽或深孔处沉积金属镀层的能力。     3 电镀:     是在含有某种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将被镀工件作为阴极,通以一定波形的低压直流电.而使金属离子得到电子,不断在阴极沉积为金属的加工过程。     4 电流密度:     单位面积电极上通过的电流强度,通常以A/dm2表示。     5 电流效率:     电极上通过单位电量时,其一反应形成的产物的实际重量与其电化当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6 阴极:     反应于其上获得电子的电极,即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7 阳极:     能接受反应物所给出电子的电极,即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10 阴极性镀层:     电极电位的代数值比基体金属大的金属镀层。     11 阳极性镀层:     电极电位的代数值比基体金属小的金属镀层。     12 沉积速度:     单位时间内零件表面沉积出金属的厚度。通常以微米/小时表示 。     13 活化:     使金属表面钝态消失的过程。     14 钝化;     在一定环境下使金属表面正常溶解反应受到严重阻碍,并在比较宽的电极电位范围内     使金属溶解反应速度降到很低的作用。     15 氢脆:     由于浸蚀,除油或电镀等过程中金属或合金吸收氢原子而引起的脆性。     16 PH值:     氢离子活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17 基体材料;     能与其上沉积金属或形成膜层的材料。     18 辅助阳极:     除了在电镀中正常需要的阳极以外,为了改善被镀制件表面上的电流分布而使用的辅加阳极。     19 辅助阴极:     为了消除被镀制件上某些部位由于电力线过于集中而出现的毛刺或烧焦等毛病,在该部位附近另加某种形状的阴极,用以消耗部分电流,这种附加的阴极就是辅助阴极。 20 阴极极化:     直流电通过电极时,阴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21 初次电流分布:     在电极极化不存在时,电流在电极表面上的分布。     22 化学钝化;     将制件放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处理,使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钝态,保护膜的过程。     23 化学氧化:     通过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的过程。     24 电化学氧化(阳极氧化):     在一定电解液中以金属制件为阳极,经电解于制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防护性,装饰性或其它功能氧化膜的过程。     25 冲击电镀:     电流过程中通过的瞬时大电流。     26 转化膜;     对金属进行化学或电化学处理所形成的含有该金属之化合物的表面膜层。     27 钢铁发蓝:     将钢铁制件在空气中加热或浸入氧化性溶液中,使之于表面形成通常为蓝(黑)色的薄氧化膜的过程。     28 磷化:     在钢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不溶解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处理过程。     29 电化学极化:     在电流作用下,由于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小于外电源供给电子的速度,使电位负向移动,产生极化。     30 浓差极化:     由于电极表面附近液层的浓度与溶液深处的浓度的差异而产生的极化。     31 化学除油:     在碱性溶液中借皂化和乳化作用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32 电解除油:     在含碱的溶液中,以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33 出光:     在溶液中短时间浸泡使金属形成光亮表面的过程。     34 机械抛光:     借助于高速旋转的抹有抛光膏的抛光轮,以提高金属制件表面光亮的机械加工过程。     35 有机溶剂除油:     利用有机溶剂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36 除氢:     将金属制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以驱除在电镀生产过程中金属内部吸收氢的过程。 37 退镀:     将制件表面镀层退除的过程。     38 弱浸蚀:     镀前,在一定组成溶液中除去金属制件表面极薄的氧化膜,并使表面活化的过程。     39 强浸蚀:     将金属制件浸在较高浓度和一定温度的浸蚀溶液中,以除去金属制件上氧化物锈     蚀物的过程。     40 阳极袋:     用棉布或化纤织物制成的套在阳极上,以防止阳极泥渣进入溶液用的袋子。     41 光亮剂:     为获得光亮镀层在电解液中所使用的添加剂。     42 表面活性剂:     在添加量很低的情况下也能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     43 乳化剂;     能降低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界面张力,使之形成乳浊液的物质。     44 络合剂:     能与金属离子或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结合而形成络合物的物质。     45 绝缘层:     涂于电极或挂具的某一部分,使该部位表面不导电的材料层。     46 润湿剂:     能降低制件与溶液间界面张力,使制件表面易于被润湿的物质。     47 添加剂:     在溶液中含有的能改进溶液电化学性能或改善质量的少量添加物。     48 缓冲剂:     能够使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基本恒定的物质。     49 移动阴极:     采用机械装置使被镀制件与极杠一起作周期性往复运动的阴极。     50 不连续水膜:     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得不连续。     51 孔隙率:     单位面积上针孔的个数。     52 针孔:     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某些点的电沉积过 程受到障碍,使该处不能学积镀层,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     53 变色:     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54 结合力:     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度。可以采用使镀层与基体分离开所需的力来度量它55 起皮:     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56 海棉状镀层:     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57 烧焦镀层:     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或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     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58 麻点:     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59 镀层钎焊性:     镀层表面被熔融焊料润湿的能力。     60 镀硬铬:     是指在各种基体材料上镀较厚的铬层而言。实际上其硬度并不比装饰铬层硬,如镀层不光亮反而比装饰铬镀层软。只因其镀层厚能发挥其硬度高、耐磨的特点,故称镀硬铬。
[返回]   
电镀分色间金笔-电镀保护漆-添彩电镀材料-电镀保护叻架-真空分色油墨
东莞市添彩电镀间金笔制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顾客服务中心:0769-86766686 传真:0769-86762208 [百度统计]
*本网站中所涉及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均属于东莞市添彩电镀间金笔制品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后台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0202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