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镀工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中国电镀工业发展历程概述
俄罗斯、英国等西方国家大概1837左右开始有了现代电镀,而我国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
1、解放前资本家控制阶段
解放前,我国的电镀并不能形成规模,配制溶液都是一些资本家在房间里面拿一个小包偷偷进行,当然,这种溶液到现在看都太简单了;工人操作也没有什么仪器,比如说镀镍好坏的辨别方法是用嘴添一添,看看有没有氰化物腥味。
2、苏联老大哥帮扶阶段
电镀在我国的真正起步是在1952年,苏联专家来国内办班,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国防企业的电镀车间都是在苏联专家支持下成立的。解放以后一直到6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苏联帮助下建立国营大型企业。
3、无氰电镀大发展阶段
1971年开始,国家工业部在无锡召开第一次电镀会议。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开始召开这样大的会议非常难得。在这个会议上,无氰电镀被提到特别重要地位,各个地方成立许多攻关组。那个时候都是国营的,攻关组都是花国家的钱,各个部门,工厂都在进行科研活动,当时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现在这些同志基本上已经退休。
4、清洁生产高潮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电镀工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个阶段大批境外厂家进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渤海弯这些地区。但是电镀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就是污染的问题。因此我国电镀工业在95年以后到现在又兴起一个高潮,就是以清洁生产为标志,研究一些新的节能、减排的技术。
在世界上,中国确实是一个电镀大国,但不是一个电镀强国,有很多的电镀添加剂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里面,我们任务就是怎么使我们电镀大国变成电镀强国,这是我们电镀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二、中外电镀行业发展优劣势比较
国外电镀行业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就是研发在前。所有新技术都是根据其他产品、其他行业的走向,提前研发,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以后再进行研发寻找解决办法。比如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里面线路板,都涉及到镀层处理。这里就需要线路板、元器件产品的电镀技术研发在前。第二是机制和体制,如果国家、政府、研究所、大企业都重视投入新技术,那么对于新技术推广应用就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是单一机构研发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像欧洲、美国、日本这些国家,这一点做比较好。研究单位,政府,以及工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用良好的机制解决新技术的研发应用问题。第三,专门化的队伍,研发的产品一旦进入实践阶段就有专业公司产品进行配套,比如说化学品公司、设备公司、包括物流公司。这种机制保障了整个表面处理技术发展比我国要快、要先进。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日系、美系、欧洲、或者中国,大家都有了一个更快捷的信息获取和沟通的平台。现在很多电镀化学品公司在中国大陆有分公司,在德国、美国、日本有分公司。比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在美国有专门汽车研究所,有两个表面处理研究室,一个研究涂料、一个是研究电镀。我们说这个产品是日系还是美系,可能更多是源于产品所在公司的国籍,而产品本身的基础内涵都能体现。
中国是电镀大国,各种先进技术在中国都有体现。而从人才角度来说,中国的表面技术人才并不少,我国对大学里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所以说行业人才,国外绝对没有中国多,之所以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主要是在硬件方面和观念方面。首先,排水的问题我国重视程度不够;第二,我国电镀行业基础较差,比如添加剂,基础化学来了以后我们搞添加剂,我们基础化学水平比较低,造成电镀行业也有一定差距,因为电镀工业得发展要靠基础工艺,而不是看表面处理工业的发展。同样材料我们没有国外好,主要是因为添加剂成分杂质较多、纯度不够。此外,在设备、体制、研究这些方面我们也要逐步改进。国外的航空厂内,电镀工艺本身搞硬就是硬的工程师,实验是实验,工艺是工艺,而我国都全才,进厂以后什么都要这一个人来做。所以分工要明确、要细。
三、中国电镀工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0年,整个电镀行业将会仍然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并日见其新貌,罗百辉分析认为,未来中国电镀工业的发展趋势基本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装饰性和功能性电镀工艺技术将不断发展。我国随着汽车、电子、家用电器、航空、航天工业、建筑工业及相应的装饰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对电镀产品的装饰性和功能性的需求将有明显的增加。
2、某些传统装饰性电镀可能被喷涂、物理气相沉积等取代,功能性电镀产品需求则有上升的趋势。
3、某些污染严重的电镀工艺,可能被清洁的电镀工业所取代,如无氰电镀、三价铬镀铬、代镉、代铬镀层将有上升的趋势。
4、某些性能好、无污染的表面工程的高新技术将会进入我国市场,如达克罗(Dacrotized)涂层,克罗赛(Corrosil)工艺等。.
5、企业管理水平低,绝大部分电镀企业仍沿袭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除部分合资企业和出口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没有健全的工业管理体系,多数企业缺乏镀液分析和镀层检测仪器和技术力量。
电镀企业的发展方向严格说应该随着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罗百辉指出,世界制造业中心现在都在往中国转移,那么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制造方法也同时向中国转移,为之配套的电镀行业也要顺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电镀企业未来的走向肯定是适者生存。只有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是产品质量,一方面是售后服务体系,还有就是设备装备水平,再者就是环境保护,落实到企业就是水处理的水平。